弄了两个月加油站,今天回来更新一下小店,开发订单核销功能。
之前的核销机制缺乏严谨,客户和店主都可以取消和完成。核销这个动作还是需要客户和店主共同完成,扫码是躲不掉的。
本来是不想用扫码,想通过客户转发订单给店主来核销,但是这样客户就要加店主微信才能完成,远不如扫码方便。
弄了两个月加油站,今天回来更新一下小店,开发订单核销功能。
之前的核销机制缺乏严谨,客户和店主都可以取消和完成。核销这个动作还是需要客户和店主共同完成,扫码是躲不掉的。
本来是不想用扫码,想通过客户转发订单给店主来核销,但是这样客户就要加店主微信才能完成,远不如扫码方便。
今天带二娃去医院,路上想明白了订单支付的逻辑(目前线上的支付方案有漏洞)。
大有说:
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梦里,你多出去走走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觉得他说得对,时而去外面走走,时而去梦里游游。
这个项目做了半年,进展顺利,最近差不多到再注册一家公司的进度了。半年来第一次聊股份。
合伙人可遇不可求,做着做着就成了合伙人。其实开始压根没想过合伙,只是常规合作。
立个字据。
问了几位朋友,有一位说的我比较赞同:
小公司建议一开始不分,直到融资进来再分。没融资就不用分股份,只分成拿钱就行。因为股份没用,钱有用。分了股份只有麻烦,没有收益。
2021-06-14 更新:
今天跟合伙人初步讨论了股份和分红约定,另外注册一家公司来运作。
本来想是不是还要签个合伙协议,不过听有经验的朋友说,只要工商有体现,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所以从简。
2021-06-18 更新:
经过几天的摸索了解,发现合伙注册公司没那么简单,主要是股权的分配问题。正常有一个人要有绝对控股权,就是 67%,想了想,这不太适合我们,因为我俩的贡献值没有那么大差异,我们不能互缺。
还有一种是股权代持,就是我俩都没有股权,由协议来代持,我们只有利润分配,比如五五分。
最后想了想,还是先别注册公司了,万一没做起来,销户还麻烦。就先签个利润分配协议,两年或者三年期,到期再看,业务先挂在我现有的公司,等做起来再把业务拆出去成立新公司。
现在这个阶段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办事效率,是眼前最重要的。
解决了加油站对账难的问题。
纪念。
今天看到一个国外小团队的励志故事《我们4个人做了一款年入百万美元的邮件客户端》,确实励志。
以前看到这样的故事会觉得遥不可及,现在看貌似也没那么遥远。
我们准备比他们还精练,两个人。先定一个小目标,年度 gmv 先搞一个亿。
2021-6-1 更新:
对账功能上线第二天,受到客户表扬。必须记下这一笔。
听说今天团油去客户那里推广了。
从大厂嘴里抢肉,爽。
农村包围城市。
前几天遇到个事,和老家一位开店的亲戚说,可以给他弄个网上卖东西的程序,打算把我学的技术用到农村去,不收费,公益项目。
但他似乎不太相信。
于是我开始思考,现在做公益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跟别人说这是公益项目,但别人不信。
也许免费不等于公益,公益也不等于免费。
公益是一种态度,免费是一种营销手段。
以后不能再用“公益”来推广产品,也不能用“免费”的态度来做事。
终点不在前方,而在身后。
小店程序前阵子上新版后,天天关注流量,但是用户量并没怎么涨。
后来关注得少了,今天偶然看一下,涨了。
专心做事,现阶段没啥数据可看的。
这两天的新闻全都是袁隆平的。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感慨:什么中国首富、世界首富,在某种精神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
今天心一横又退了几个群,包括那个热闹的车友群。上一次大退群还是在三年前,三年时间,又多了一些口水群。
人生苦短,抓紧时间干活。
专心搞事,时间浪费不起。
早上看到 Fenng 的一篇关于公益数字化的文章《只有一腔热情还真做不了公益》,忽然有感。
通过“捐钱”的方式做公益,真不见得有多伟大,有钱就行。但是钱捐出去了,总还得有人做事。
因此,通过“做事”的方式做公益,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因为不仅要“有心”,还要“费心”,甚至一费就是一辈子。
想起 2019 年启动小店项目,如今一年半过去,虽然收效甚微,但是数字化的方向无比坚定。比起 10 年 20 年一辈子,一年半并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