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连续游三个来回了(一百五十米),泳池 25 米。
突然发现这水平已经可以吸引一些初学游泳的人,以前都是我看别人学。
学游泳这件事,还是要有教练指导,哪怕就指点几下。姿势标准才有美感。
今天可以连续游三个来回了(一百五十米),泳池 25 米。
突然发现这水平已经可以吸引一些初学游泳的人,以前都是我看别人学。
学游泳这件事,还是要有教练指导,哪怕就指点几下。姿势标准才有美感。
今天问教练游到对岸怎么转身回来继续游。教练说:
用一只手扶住池边,头露出水面,身体收起来,转过身,另一只手往水面伸直,头进到水下,腿蹬墙。
果然一学就会。
今天第一次游了个来回,以前没这技术。不是体力不够,是技巧不够。
“学会”的定义:
可以较轻松的从泳池这头游到那头,可以连贯的蹬一次腿、划手、换气,中途遇到人可以变向转弯继续向前游。
再巩固几次,可以学自由泳了。娃都开始学自由泳的打水,老爹当然不能落后太多。
作为一个资深菜鸟,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错误换气。
早些年自学时,抬头后呼气 + 吸气。结果呼完气刚要吸气,头就到水里了,一口水下肚,够凉爽。这个阶段游完泳都不想吃饭,因为喝饱了。
后来是第二阶段,头刚出水时呼气,然后迅速吸气。这样能勉强吸到一点一点气,但是只够抬几次头。
第三阶段是前几天上第二节泳课,教练教我在水下呼气,出水后就能直接吸气。这招真管用,但我理解不到位,以为是在准备抬头时把气呼掉。
今天早上五点多醒来,游泳神经受刺激,突然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水下时,是一边游一边呼气呢?还是抬头前快速呼气再抬头?”
于是我微信问教练。但是时间太早,教练肯定还在睡,没回我。
所以我去网上搜了下,得到的答案是:在水下时一边游一边呼气。
我顿时悟了,这和在地面上的呼吸节奏没啥大的区别。水下呼气可以用鼻也可以用口,或者鼻口共用;吸气用口。浓缩八个字:鼻口交替,不要憋气。
后来教练回我了,也是八个字:吐气抬头,划手吸气。
意思是先抬头再划手,划手的同时吸气。
娃暑假报了一对一,有了点基础。暑假结束后,我跟娃一起报了一对二。
好多年没游泳,今天第一节课,教练教我蹬腿。就那几句话,胜过我自己以前瞎游几个夏天。
今天娃不用背浮板能来回游了,让我想起自己当年一到夏天就去泳池,结果瞎折腾几个夏天还是学得四不像,真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