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1. “打卡吧”发布页改造

之前是用传统的表单形式,前几天和 Neo 聊的时候,受到启发,把表单页面改成所见即所得的形式。

前面完成了打卡表单,今天在做任务设置表单。

股记

20210105-2

今天操作:建仓老白干酒、福莱特。

2. 亲身感受一下白酒的惊涛骇浪

昨天在四只里面选一只,水井坊、今世缘、老白干酒、古越龙山,准备入老白干。

今天 35.5 建仓老白干。

3. 布局光伏

昨天和朋友聊光伏,今天 44 入了福莱特。

目前看数量有点多,7 只了 ,等待机会清掉两个。

带娃

4. 特斯拉车载游戏体验

开了半年一直没留意,中控还有游戏厅,是元旦前几天跟娃一起发现的。我还好,倒是娃玩得很欢乐,于是跟娃一起玩。

先是直接在屏幕上触控玩赛车,就玩了一次,我就觉得应该搞两个手柄。因为娃手短,玩的时候离屏幕太近,伤眼,另一个原因是其他好几款游戏都是只能用手柄才可以玩。

元旦前一天,手柄到货。

20210106-1

元旦三天出去每天都要玩一会。主要玩两款游戏,赛车、茶杯头。

娃尤其喜欢玩茶杯头,不过主要还是看我玩,他控制的角色分分钟就挂了,然后在边上给我打酱油。

然而每次过关他都会说,这也有他的大功劳,因为他冲在前面给我挡敌人。而且他挂的时候还不让我救他,说他挂了我就可以一个人专心玩了。然后在边上边看边叫,好像是他在玩不是我在玩。

昨天我们成功闯过第一章的死亡之屋,结果傻眼了,这个车载的《茶杯头》原来是个试玩版。

20210105-3

等放寒假了去 xbox 上玩。

总体来讲,玩车载游戏别有一翻味道。最好是跟娃一起玩,不然没乐趣。娃的各种叫声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

不过目前游戏还比较少,而且没有游戏商店,几个游戏很快就玩完了。期待游戏商店。

5. 路见训娃跑路妈

记得前阵子有个很火的视频,让人看了很心酸。有个骑电动车的爸爸载着女儿等红绿灯,然后女儿摔下车追上爸爸后还挨揍。

今天接娃,亲见类似一幕。有个妈妈在路边拿着娃的试卷,厉声斥责女儿, 怎么这个也做错那个也做错,最后气得自己骑电动车走了,娃在后面追。

心酸。

第4天:开门红;报围棋班

股记

20210104-2

今天没操作。

1. 新年开门红

新年第一天大盘就破了 3500。

罗杰同学说:

今天有点太疯狂了,我是不喜欢这种行情,傻子都能赚钱,会点买入键就可以了,我的专业就用不上了,有胆子就行了。

准备把澳柯玛换成白酒,这几天看看有没有机会。实测一下酒业。

带娃

2. 报围棋班

元旦期间给娃报了有道的围棋体验课,今天正式报名。

主要是我自己也想系统的从零学一下。

20210104-1

第3天:尝试用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微信号

其他

1. 尝试用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微信号

很早的时候,注册微信号可以不用手机号,后来就一定要用手机号了。想当年为了注册一个微信小号,还特意新办了一个手机号(虚拟手机号不靠谱)。

今天偶然发现一个暗门,实测可用,我已经用同一个手机号注册了两个微信号。

起因算是微信的一个 bug 导致。

娃的微信号是早期注册的,没有绑定手机号,前天在使用一个小程序时,使用我的手机号登录了那个小程序。

紧接着又弹出一个窗口,那个窗口没有细看,就是再次输入一下手机号。

没想到,就是这个窗口,其实是微信绑定手机号的操作。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微信已经绑定了我自己的手机号,按理应该提示“该手机号已被另一个微信号绑定”的提示。

结果不是,我是后面拿起我自己的手机时,看到有一条消息,才发现我的手机号被绑到娃的微信上去了。

而这时我已经绑不回来,提示“该手机号已被另一个微信号绑定”。

然后在网上找,就找到了通过申诉找回密码可以解绑手机号。

步骤:

  1. 我 – 设置 – 帐号与安全 – 微信安全中心 – 找回帐号密码 – 申诉找回微信帐号密码
  2. 选择“我记得微信号”
  3. 输入微信号 + 输入任意可接收短信的手机号(这一步特别注意,不要输入微信当前绑定的手机号,可以输入家人或者朋友的,用来接收新的密码)

这样申斥完成后,就重置了密码,并且手机号也解绑了。

今天忽然想到,既然可以解绑,那是不是可以再用这个手机号注册新的微信号?

我用小号微信作了测试,还真的可以。但是新注册的微信号却不能再用上述方法解绑手机号了。莫非是微信把这暗门关上了?

后面有新发现的话再来更新这篇日记。

2021-2-6 更新:

今天用旧微信直接绑定手机号,居然成功了。再登录新微信去看,已经自动解绑手机号。

看样子新注册的微信号要过段时间(例如一个月)才可以解绑手机号。

第2天:带娃回出生地看看

带娃

1. 带娃回出生地看看

今天气温触底反弹,约 Jason 和土豆在城西银泰吃个饭,然后带娃回香樟公寓回忆出生地(今天进城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回忆小区门口的零食店。有两家零食店,近一点的还在,远一点的关了。

20210102-1

小区变漂亮了不少,物业不错。

20210102-2

不料晚上睡觉关灯后,娃在那里抽泣。一问,娃嘀咕道:为什么还有一家零食店倒闭了呢?

真是多愁善感的娃。

工作

1. 体验课的价格设置多少好?

以前 9.9 上 6 节体验课,会有不少蹭课的。最近改成 29.9 上 6 节并送文具,结果没人来了。

最近看到有很多 0 元报名的活动,但是还没见过 1 分钱的案例。1 分钱和 0 元的效果会有什么差别?1 分钱会不会更有吸引力?

跟周老师讨论了下,实测看看。

20210101-1

带娃

2. 娃被同学欺负 & 娃欺负同学

早上娃醒来一睁眼就说:“我现在和赵xx成为好朋友了。”

前天把人家小黄帽丢到草丛里,昨天就成好朋友了,干得漂亮。

为什么说干得漂亮?

主要是这崽是班上个子最小的,以前放学回来总跟我说被谁谁欺负。

我的理解就是小孩之间打打闹闹,不知道轻重,有时下手重了也正常,没当回事。现在好了,开始欺负同桌了。

同学之间,打打更健康。

3. 偶然发现可以这样教娃叠被子

娃起床后在玩被子,我灵光一现,跟娃一起玩。

玩被子,想要做造型,关键在于被子的四个角。铺平,然后就可以做了。

最终做了三个造型,汉堡、三明治、老北京鸡肉卷。

教娃叠被子就这么搞定了。

20210101-2

其他

4. 现在群里的红包是不是不香了?

上午有位哥们在吹牛群里吹着吹着发了个红包,过了半天就俩领。

以前,自己的或是自己人的群里有红包,我都是不领的,倒不是嫌弃,一方面是为了给发红包的人省点钱,第二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后来我发现这样不对,领一下,就像直播间里给主播送了颗小红心。

细思一下,自己发的红包半天没人领,好像是件很尴尬的事情。

新的 10000 天

2006 年开始写博客,写到 2008 年 5 月的时候,发生一次关站事故(因为发了一篇违规文章)。之后就改成了日更形式,记录生活琐事,一直记到 2016 年 7 月,因为发生一件大事,停止了日更。

20201230-1

从那以后一直处于“想起来就更一下”的状态。一晃四年,好歹没有断更。

昨天和 Neo 聊视频号认证更名时,聊到博客的名称,忽然受到启发,决定回归日更。这哥们今年已经不止两次用不经意的语言激发我的灵感了,十分感谢。

20201230-2

这一篇,就作为回归的序吧。看看自己接下去的 10000 天是怎么过的。

Neo 的口头禅是“更新 100 期!”我觉得这次必须更新到完结,按 30 年算,怎么也得 10000 期以上。

过两天就是元旦了,那就从元旦开始。

不知道第 10000 天将会发生什么,打算到那天去申请吉尼斯。

爱上另一款手游

多年以来,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只会钟情一款手游,部落冲突。

不过最近两个月深入玩了另一款手游,发现还挺有意思。

其实在 6 月份就接触这款手游了,当时报着试试看的心情,浅尝了半个月就抛到了一边,觉得不适合自己。当然也没有完全放弃,只是没那么关注了,偶尔会关注下。

到了 11 月,看到一条新闻,长安汽车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有一根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掏出手机就玩上了。因为前面错过了比亚迪,在犹豫的时候没上车,给自己上了一课。

11 月和 12 月,猛玩了两个月,发现这款手游真的很有意思。

罗杰同学推荐了三本书,买来翻翻。很多年来再次买纸质书学习。感谢罗杰。

20201228

放心,娃的阳光不会浇灭智力成长

早上在视频号看到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视频,难得发现一个和自己观点相符的理念,主要是讲娃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说得挺好。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点误区,就是“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这容易让人想到心理阳光和智力提升是没有关联的,甚至是相悖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误区。

我暂且把目前市面上的两种育儿方式笼统分为两种,压迫式教育和快乐式教育。前者显然是目前的主流,但是后者也有,只是相对前者来说显得很少。从我自己身体力行的操作经验来看,快乐式教育一点也不输给压迫式教育。

重要的话只说一遍:

娃的阳光不会和智力提升背道而驰,反而非常有助于智力提升。那是阳光,不是狂风骤雨,不是暴风雪。

压迫式是短线操作,快乐式是长线操作。可以偶尔短线操作,但是如果长期短线操作,那应该可以写一本书,叫《长期短线操作的一百种死法》,除非你是高人。但是我真没见过高人是满世界的。

压迫式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怎么能认为娃的生命就只有那么短短几年呢?我特别反感“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的假设,这 TM 是什么狗屁鸡汤,忽悠了几代人。

压迫式的手法大家都懂,行使家长特权就行,简单粗暴。但是快乐式的手法绝不是对娃的学习不闻不问,事实上这种方式更花大人的时间和精力。不闻不问那不叫快乐式,那叫放纵式。

快乐式更多的是智取,这需要大人自身不断学习成长来带动娃的成长。

是的,你没看错,说到底,快乐式就是大人和小孩共同成长。更进一步说,大人和小孩是同学关系,彼此相互学习。以前记过一篇,叫《亦父亦师亦基友》,大概就是这情结。

不少人会把快乐式和放纵式混淆,只停留在快乐式的表层,并不知道它属于技术流派,需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这是为什么压迫式会占主流的原因,很多人看不到真正的快乐式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压迫式却能让人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快乐式不代表不打不骂。

对孩子的爱和压迫,其实是一个天平。天平倾向爱的一边越多,那么偶尔压迫一下娃就越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天平的另一边加了一些重量而已,回个头娃就跟你好了。

但是如果老是压迫娃,天平已经严重往另一边倾倒了,问题自然也就出现。

注意,这里的“爱”是孩子认可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身心愉悦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会认为这是爱。

人们总是说,我压迫孩子,那也是爱孩子,对孩子好。对不起,站在孩子的角度,那就只是压迫,没有爱。

掉牙日

晚上 10 点多,你突然说有颗牙要掉下来了。

我一看,果然下面有一颗门牙就只连着一丢丢了。这颗牙松了大概有一个月。

我说要不要帮你拿下来。你坚持要让它自己自然掉下来。

过了几分钟,真的掉下来了。

你拿到水槽冲洗,想收藏起来,结果一不小心被水冲走了。

你很扫兴。但是过了几分钟,上面那颗松了更久的门牙也突然掉了。你瞬间变开心。

这时我突然发现,水槽下水道的口子边沿有个白色的东西,很像前面掉下去的牙齿。我们一起合作,你打手电,我用压线和镊子,好不容易弄出来,一看,原来是白色的像饭粒一样的东西。

你以前问我,掉牙是不是会很痛,像拔牙一样?

现在知道了,就像秋天树上掉树叶一样。

一路纠错的教娃跳绳

记录这个,主要是因为,后面二娃用得上。

1. 需要花时间

上大班后,幼儿园开始教跳绳。眼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跳了,我们家这个我还是比较放任,跟当时自己的工作也有关,只有周末才在家里。

过了一个多月,我离职回家,带娃的时间多了些。有一天突然心一狠,决定教他跳绳。

接下去一段时间开始了魔鬼训练,基本上每晚都练到九点半,通常都练超过 30 分钟,最多的时候将近 60 分钟,这样只花了一个星期,就能连续跳十几下了。

这一阶段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速成方法,只有多练习。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大人不能太心急。我就有点心急了,必须反省一下。

娃在这个阶段会面临两个问题。

2. 纠正同手同脚,学会跳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同手同脚。就是甩绳和起跳同时进行,这样一下都跳不了。

这时可以让娃把绳子合起来,只在身体的一侧甩绳。也可以大人拿着绳子在娃的身体一侧甩绳,让娃掌握节奏来跳,感知什么时候该起跳。

3. 纠正手脚不协调,学会连续跳

第二个问题是手脚不协调。

娃学会跳一下后,每跳一下会停下来,不能连续跳。

这时要引导娃连续甩绳,这样就可以带动连续起跳。

仍然可以用前面的方法,就是在身体一侧连续甩绳,让娃跟着节奏连续跳。

4. 纠正手高手低,连续跳更多

学会了连续跳,娃很有成就感,单次从十几下到三四十下就比较快达成。但是后来发现很难超过 50 下,总是会绊脚,而且都是绊到同一只脚。仔细观察后,发现是一手高一手低的原因。

这个问题还挺严重,尝试了至少两个月,纠正不过来。后来我想起武侠小说上的,要练新的功夫,就要忘记旧的功夫。

于是在接下去大概八九个月的时间,让娃停止跳绳。因为疫情休学半年,大班下学期没上,所以是彻底的没练习。中间过一两个月也会让娃跳一跳,看看还会不会手高手低。

上一年级后,刚开学就要求跳绳。这时我惊讶的发现,不会手高手低了。

提醒一下,我这个方法没有通用性,大家了解下就行。关键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多的。

5. 纠正脚尖垫太高,更节省体力

不过由于很久没练习,一开始仍然停留在四五十下。

另一方面也和体力有关,但又好像不只是体力的问题。后来仔细观察,发现是跳的时候脚尖垫得太高了。就像跳芭蕾舞,一定是很费体力的。

而且他落地的声音比较大,这也是错误姿势造成的。

上网搜了下,正确姿势应该是前脚掌落地,而不是脚趾头落地。

知道了问题,又要纠错了。不过这次没有手高手低那个麻烦,纠错时间花得比较短,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虽然还是偏高,但是已经比之前好了不少。

这个问题解决后,一口气最多能跳到 100 下。后面发现又上不去了。

6. 纠正手长手短,进阶及格线

这一次进阶的阻碍是手长手短。一只手伸得长一点,一只伸得短一点。

然后又是纠错。

这个纠错花的时间也短,基本上跟他说了之后,没怎么刻意练习,在半个月里,跳着跳着就好些了。稳定保持在及格线以上。

一年级男生及格线是 109。

7. 尝试跳低一点,进阶优秀线

进入 11 月后,娃跳绳就不是很费劲了,体力也不是问题。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其实单说体力是足够的,体力不支的主要原因还是错误姿势所造成。

最近半个月偶尔一口气可以跳到 140。上周末尝试跳低一些,有一次跳到 152。

一年级男生优秀线是 149。

8. 偶尔大奖激励,小宇宙爆发

激励的方式很多,不过我觉得不能经常用,尤其不能变成家常,那样可能会成为依赖。

我印象中用过两次,两次都是偶然。

一次是从 50 几下到 80 几下。

有一天生病请假,娃很开心,可以不用去上学。

第二天晚上,我说,如果今天能跳到 100 下,明天就不用去上学。

娃显然对 50 下和 100 下没有明确的概念,一口接了战书。翻一倍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出人意料的跳了 80 几下。

第二次是从 142 下到 152 下。

那天跳到 142 后,我趁热打铁说,如果能跳到 150,就能买 150 块的东西,一下一块钱,但是要保持接下去一周每天都到 150 以上。

顺便跟他说,如果想跳得更多,就要再跳低一点。

这回一点就通,跳低的感觉非常好,一口气一分钟跳了 152。

这种超级大奖不能经常用,偶尔用用更显威力。

9. 最后

从九月开学到现在,不到三个月时间,从 40 几到 152,我觉得效果算是不错了。总之是一路纠错。

这段时间发现,跳着跳着,娃就长高了。调整一下绳子长度,跳起来轻松不少。

长高了,也进阶了。

2021-12-07 更新:

鞋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