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盆友小升中了,还有暑假作业呢。
发现学校布置的这个作业不太讲究细节,难道是故意打乱顺序?让我们来重新排序下吧。
热身
每项之间休息一分钟
→ 跳绳
→ 拍球
→ 绕桩(空球跑、拍球跑、带球跑)
→ 颠球
足球训练
重复若干组,适量休息
→ 带球
→ 过人(妈妈防守)
→ 传球(小孩传给爸爸,爸爸回传给小孩)
→ 射门
Tips
注意喝水,少量多次。
常爸在公众号里推荐了几次《One Little Finger》这首英文儿歌,今天在 pad 上给小孩看视频,果然很喜欢,拉着我和他一起学视频里的动作,一边跳还一边哼。
还有一首《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也挺喜欢。
这种视频学习的方式效果挺不错,比纯音频效果好很多。
资源链接:
公司今年的年会去泰国开。上周五晚上出发去曼谷,今天晚上回杭州,那边 30 几度,回国是下雪天,真是有点透心爽。
去之前犹豫了一个下午要不要带家属,最终决定,带。结果就是,到了曼谷,小盆友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就发烧了,还好后面三天只有晚上发烧,白天正常,所以也还不算扫兴。幸好有准备,带了药箱,说起来也不算艰难,就是很考验腰力和臂力。
下次出国还是别跟购物团了。是的,到了泰国才知道,团是有类别的,我们这个叫购物团。不夸张的说,五天下来好像就只玩了一个芭提雅的海边,第一天的参观皇宫不提也罢,其他时间基本就是导游带着到处买买买。
后面的小盆友要关窗,前面的小盆友要开窗。
发烧了,无精打采。
最开心的就是在海边做“沙子饭”。
沙滩年会。
周六上午和小盆友一起录的配音。
自从国庆之后,每次周末回家,小盆友就会问:“你要陪我 8 天啊?”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目前来看,他对“8”的理解,和我们对“8”的理解不太一样,他觉得 8 是很厉害数字,因为爸爸陪了他 8 天。自从国庆之后,他对“8”有了特殊的感情。比如他很喜欢洗澡,因为洗澡可以泡在水里玩玩具,每次问他还要洗多久,他就比划手指说还要 8 分钟;比如买东西,他若是觉得想多买一些,就会说要买 8 个。
回到正题,对于每个周末回家都会遇到的这个“要陪我 8 天”的问题,要如何回答?或者如何巧妙的绕开?这个周末偶然有了新思路。
周日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聊到星期的话题。小孩突然问:“爸爸难道星期六就可以陪塔塔了吗?”
我好奇他怎么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不过小孩的思维都很跳跃,所以我也不去好奇了,趁势接着他的话说:“对啊,爸爸星期六和星期天陪塔塔,然后星期一就去上班,塔塔上幼儿园,那你猜猜看,到星期几爸爸就又回来陪塔塔了呢?”
于是小盆友又开始拨手指,说:“难道是星期八?”
“不对,是星期五。”
“原来是星期五啊~我懂~”
“对啊,你数数看,星期一爸爸上班,塔塔上幼儿园,然后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然后就到星期五了啊,爸爸就又回来陪塔塔了啊~”
“耶~”
然后我突然发现这一招很管用,一有机会就和他玩这个“星期游戏”。听老婆说,今天早上小盆友起床后,不会因为爸爸不在闹脾气了,只是赖床不肯起。
对于未来的憧憬,是一剂多么神奇的良药。有未来,便没有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