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for : 六月2025

第1623天:定价是门学问,涨价是学问中的学问

晚上在 5 毛群聊天,Jason 扯了句:

其实你的店铺单价提高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一年 500 块真的不贵,对老板来说 很少的钱。也可以劝退一部分来薅羊毛的人。

这一扯不要紧,把我扯上头了。

以前涨过一次价,但是没成功,可能也就持续了个把星期,又降回原价。

我记得当时跟我的健身教练聊过这事。他说,你涨得不对,从 99 涨到 109,给人的体感是不一样的,99 就是还没到 100,而 109 超过了 100,但是只比 100 多了 9 块,很划不来,还不如仍然卖 99,多卖几单赚得更多。

我觉得教练说得有道理。

这次,既然 J 突然又提醒我了,说干就干,改下数据库配置就涨了。吸取上次教训,这次多涨点,基础版和专业版都涨了 50% 以上,观察下。

———————————

2025-6-18 更新:

一周下来,在 AI 的帮助下调整了好几次,总之就是一路又慢慢朝原价降的趋势。涨价这几天,专业版只卖出一单,基础版的销量也少得可怜。

昨晚突发其想,把专业版降了回去,基础版微涨一点。这样做,一方面提升了基础版的价格,另一方面是想刺激用户去买专业版。

果不其然,今天出了三单,两单专业版,一单基础版。第一单是直接买了专业版,第二单是先买基础版然后升级了专业版,第三单是基础版。

为了证实这个方案是不是符合涨价方法论,我又问了 AI:

如果基础版卖得好,是不是只涨基础版就行,专业版不涨?

AI 分析了这样做的优势:

筛选高价值用户,基础版涨价会逼退部分价格敏感用户,促使他们:

  1. 直接升级专业版(提升 ARPU)
  2. 或离开(降低低价值用户服务成本)

专业版价格不变时,性价比相对提升,更容易吸引中小企业。

只调整基础版可减少市场波动,尤其适合依赖口碑传播的产品。

以及风险:

可能挤压中间用户,原基础版用户中,有 10-15% 是“潜在专业版用户”,若基础版涨价过高,他们可能直接流失而非升级。

品牌价值稀释,基础版涨价而专业版不动,可能让用户觉得“专业版不值高价”。

最终给的建议是:

短期:先涨基础版 10-20%,观察 1 个月数据;

长期:当专业版用户占比 > 35% 时,再微涨专业版价格。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升整体收入,又避免因激进调价导致用户大规模流失。

其中还提到一个词叫 LTV:

若专业版 LTV 超基础版 3 倍,则基础版可大胆涨价。

我不知道 LTV 是什么意思,问一下,又涨知识了。

LTV(Lifetime Value,用户终身价值)是衡量一个用户在整個使用产品或服务期间为企业带来的总收入的指标,是商业决策(如定价、营销投入、用户获取成本评估)的核心依据之一。

基础公式:

LTV = 平均每月用户收入(ARPU) × 平均用户生命周期(月)

示例:

若基础版用户平均付费50元/月,平均留存10个月,则:

LTV = 50元 × 10 = 500元

总结:

LTV 是你定价策略的“指南针”——通过它,你能清晰看到哪些用户值得长期投入,哪些需要调整策略。

这一次涨价经历,又让我体会了一把“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比单纯的学习理论要靠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