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多云转雷阵雨 26~36℃
乒乓心得(2)
昨天下午下班和一同事打了 10 局,食指磨起泡了。又收获一条:不要总想着一招致命。
现在想起来,以前那种总是想着通过发球一招致命的想法是相当天真、相当没耐心、相当毛头意识的。
发球以发短球为佳。
星期六 多云转雷阵雨 26~36℃
乒乓心得(2)
昨天下午下班和一同事打了 10 局,食指磨起泡了。又收获一条:不要总想着一招致命。
现在想起来,以前那种总是想着通过发球一招致命的想法是相当天真、相当没耐心、相当毛头意识的。
发球以发短球为佳。
星期五 晴 27~37℃
乒乓心得(1)
1、发球的时候侧身站在自己的反手角落,这样发完球可以顺势转身站到中间,发球成功率也比较高。
2、不要太靠近球桌。
3、马步很重要。
4、发球或接球前,蹲着马步,把球拍当扇子在头边扇扇,心理上会感到放松些。
(这些都是平时在电视看比赛时留意到的,这几天和同事打,逐渐悟出并应用上了)
竖22横23
下午问农叔,我应该拉多少磅的线合适。他告诉我说 22-24,看来和我自己心里的数是差不多的。
下班去换线,把 24 的换成竖 22 横 23,顺便帮同事的两块拍也拉一下。
只有经历了伤痛,才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科学打球的重要性。
泛与精
十年前的十个网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8/ten_web_sites_ten_years_ago.html
其中第八条,作者这么写:
8. 网易
那时候网易一点特色也没有,都忘记了它是怎么崛起的(应该是电子邮件吧)。
下午正在和公司同事讨论 wap 网站定位问题,看到这篇文章,看到第八条里的这行文字。这么想:不管做多少,总要有一个是最精的,就好像人的发展一样,总要有一个是最精通的特长,可我们现在真的是“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是半成品,甚至连半成品都达不到”。
星期四 多云 26~38℃
开始写 Business Plan
关于 Business Plan,已经提过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提起是在两个月前,之后零零碎碎的写了一些,直到昨天看了《创新是一次孤独的旅程》,对于 Business Plan 的撰写欲望终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昨晚开始系统的钻研思考,暂停或延缓此前的未完计划。
为什么羽毛球拍穿线时,横线要比纵线高1-2磅?【转载】
http://bbs.sports.qq.com/b-1000000521/538.htm
许多人在穿线的时候,会问这个问题。答案在于羽毛球拍穿线的方法。
羽毛球拍总是从穿纵线开始的。比方说,纵线拉到了23磅。纵线拉好了以后,便开始拉横线。这时,横线拉力就要提高到25磅。当横线拉紧到25磅时,纵线被横线顶弯曲,纵线有被拉长的趋势,以至于纵线的张力被进一步提高,也接近了25磅左右。
因此,当羽毛球拍全部穿好了以后,纵线不再是原来的23磅了,而和横线接近,也应该达到25磅。
当球拍从拉线机卸下来的时候,如果纵线与横线的拉力还有细微差别,拍框还会微微变形,最后达到平衡。如果横线偏紧,拍框会有变瘦的趋势。反之,横线偏松,拍框会变胖。如果,刚穿好线的拍子变形过大,说明拉线不平衡,或者拉线技术有问题。变形过大,对拍子很不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拍弦打断以后,我们应该立刻把对称方向的线剪断。否则,那些没断的线,在不平衡的状态下,继续作用于拍框,使它变形,以至损坏。
羽毛球拍框不是完全刚性的,它会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变形,达到自然平衡。你可以试试手上的拍子,不会感觉到纵线会比横线松一些的。
(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先穿横线,再穿纵线。理论上和实践上,也是可能的。那样的话,横线就应该比纵线低1-2磅了)
断电
下午正和阿华在 QQ 上聊着,忽然换成了手机通讯:
阿华:突然停电了。
朱高:你们公司的智能断电系统,下回再聊吧。
阿华:是啊,我们一偷懒聊天,就会自动断电警告!下次聊。
星期三 晴转多云 27~36℃
创新是一次孤独的旅程
这阵子一直在脑子里想一些东西,今天录到一篇,《创新是一次孤独的旅程》,想法忽然有了新的进展。
但是正如文中所说的:
Idea产生于无时无刻,苦思冥想、白日做梦、生活中的麻烦、工作中的难题、夜深人静时刻的灵感、咖啡厅酒吧里朋友们无边无际的海侃……都是创新Idea的来源。绝大部分Idea都是短命的,当睡了一觉到了第二天早上,它们的强度、刺激性、振奋人心的因素都已经大大减低,甚至烟消云散了。
我只在这个想法产生几分钟后就有点冷却了。这种事情,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今天的思维很活跃,冷却了前一个想法,又冒出另一个想法,相对成熟,是一直以来的某一想法的升华。
这些想法都记录在案,有待深入思考,也为商业计划书作准备。
22磅
转一篇:羽毛球中等技术买线拉几磅?买什么线好?
http://wenwen.soso.com/z/q145884552.htm
你们可别教坏人家!进攻磅数可以低一点?控球的24-25磅?你害人啊?对业余选手来说,25磅以上就属于高磅数,由于拍线磅数越高,线就会越紧,而拍面就会越硬。球击打在拍面上传递到手臂的力量也会更大。专业的运动员经过训练,手臂挥拍回球发出的力量完全可以减低球的冲力,而且越硬的拍面,就越能找准控点,增加击球的精准度。 我建议,初学者一般18~21磅就足够,中级水平的爱好者则可以选择20~21磅,而磅数能达到25~26磅的爱好者,水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低磅数的拍子线的纵向和横向变形大,反弹过程花费时间长,能量消耗在线的弹性变形和恢复中的多,传递比例小,所以在增大接触时间的同时不能得到大的初速度。这都是不利的。实际上,有经验的人都有体会。低磅数的拍子在发力上总有滞后,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高磅数的拍子在进攻和防守上反应快速,落点好的自己都吃惊。增大球拍的挥动速度也可以增加初速,减少飞行时间,但是不能减少接触时间。因此,职业运动员要选择高磅。因为高磅可以比低磅缩短哪怕是0.几秒的时间,高手相搏,宝贵的时间最能体现出来。
高磅的控制能力要求强,因为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假动作的假就在微妙上)。如果不能适应,球路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看国际比赛,球打在拍子上都是象打在木板上的声音。业余选手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是在追球跑,所以动作都不充分、不到位。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回球目的必然在击球瞬间要花比职业选手更短的时间,况且还达不到。这时用高磅数的拍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国手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主动击球。主动击球的意思是头脑清醒、有目的性、有意识、动作不变形。能有2/3的时间做到主动击球就是高手了,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可以上高磅了。另一方面,如果业余选手跑动不到位,击球不准,高磅只要抡在框上,准断。如果拉线没准,技术不过关,拉变形和拉断也是常有的。从拍子的安全考虑,还是谨慎好。如果和业余选手打,不用在乎那0.几秒。
我建议你拉22磅!是YONEX的线,建议拉BG65,BG68Ti,BG85其中之一!大约35来块。
Murcielago 回答采纳率:41.2% 2009-07-27 17:04
星期二 多云 26~35℃
羽球爱好者讨论组
昨天下班问了几个同事,原来真有几个爱好羽球的。所以今天上午拉了几个同事建了个“羽球爱好者”讨论组。
关于“打羽毛球手腕痛”
从查到的资料来看,打羽毛球手腕痛,和线的磅数、拍的重量、发力动作、手腕力量,等等,都是有关的,要找出自己是属于哪一方面的原因。我的原因应该是磅数提得快了些,好像 20 磅打了半年左右(基本上每周一次),之后 22 只打了一次,就换 23 打了两个月(每周打一次),然后就一下到了 25 (每周打两次),又打了两个月,现在拉回 24 可能都还是高了,下回再断,干脆就拉回 22 去吧。年轻人,到底还是缺乏循序渐进的耐心。
转一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892494.html
问:为什么打羽毛球后手腕痛,是什么原因?我是经常打的。应该继续打,还是休息?
答:先治伤,再打球,先治好手腕,再改进动作。
手腕疼痛,是羽毛球运动的常见病。尤其是进攻型选手,大力扣杀多了,会有这种现象。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多数的时候是在比赛中出现。平时击球前,引拍一定要放松,击球瞬间才发力。不要让手腕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样会好点。
此外要注意收腕的方式。但击球之后,手腕不应只是单纯地压下,而要顺着用手臂的运势由胸前向内往下收回。
如果你是经常性的疼痛。我认为你是用力不当,击球手法有毛病。
治好伤,多休息,换轻一些的拍子和低一点磅数的线。同时伤好之后要适当练习提高手腕力量,对手腕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希望早日恢复^-^
webgame?
http://www.friends8.com/home/space.php?uid=7&do=doing&doid=200
flath:建议朱高:后台整个webgame,比如开心农场啥的,每天也有个寄托^^
朱高:看来我对 webgame 是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行,并不仅仅只是纯粹的无聊东西,它还有别个什么意义,就像你说的,一种心理寄托。不过寄托的东西,也不一定要是流行的,咱还可以想点别的。记入计划中,感谢建议:)
目的就是,用户每天登录空间来,是需要一个什么东西作为寄托的,这样才能牵住用户的心。就好像人们对生活的寄托一样,一个人一旦对生活失去了寄托,那将相当可怕,万念俱灰。
事实上,氛围,也就是一种寄托,每天登录上来,看看大家,了解一下朋友们的心情和动态,也就是一种寄托,webgame 应当是属于一种寄托方式,可能有些人可以通过 webgame 找寻到寄托,有些人则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找寻到寄托。
webgame 是会上的,一步一步来:)
base侧栏加入“最新”版块
base 侧栏加入了“最新”版块切换,包括“最新顶起、最新评论、最新录入”。
这是继加入 top10 版块后,对 base 侧栏进行的进一步优化,以对用户增加更多导读。
ICP备案杭州咨询热线
87078277 真的是相当热的热线,上回打几个没打进去,今天又打几个,还是没打进去。
打了另一个电话 87880010,接线的女的态度很不好,很不耐烦,叫我打 87078277,可能接了一天的电话累了吧。
星期一 昨晚打雷下雨,今天晴 25~35℃
网页测速服务
财富猪 2009-8-16 11:17:34
Pingdom 非常专业的网页测速服务,可对该网页中众多元素一一测速,清楚地看到是哪些托了你的后腿。提供该网页速度的综合测评分析,看看会对你博客的设计有些启发。
http://tools.pingdom.com/
乐观一点总是好的
今天和左手聊天,对方提到“你总是这么乐观”。想来,我真是越发觉得自己是一个越来越乐观的人。
我目前所知的活得年轻的唯一代价就是 —— 居然有人叫我“小白脸”。
于是我只好对自己说:脸白不要紧,只要心不白。
由公司氛围联想到网站氛围
现在这家公司很安静,以致大家在说话时都很轻声,尤其是新员工。
网站也一样,有什么样的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用户。
星期日 多云 26~33℃
生活规律有时是该稍稍的变一变
本来按照惯例,今天下午是打球的时间,但是昨晚打了,今天就没去打了,在友吧空间看看大家,写写东西,听听曲子,也挺有味道。四点的时候开始炖排骨,有很久没有炖过了。
生活规律,有时是该稍稍的变一变。
2009-8-15羽球日志(48)
和小狮子刚打了几分钟,莫名其妙的居然把拍打在自己的左眉梢上,擦破了点皮。那盒防水创可贴放在拍包里半年了,以前用过几片,都是因为球友受伤,今天终于轮到了自己,成就感不小。
自从周五场地取消后,打球的会员似乎就少了许多,两次去都是寥寥几人,很有一种萧条感。
手腕的伤挂了快半年了,一直没有完全好,心想,是不是该趁这萧条时节休息一个月?
星期六 多云 26~32℃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为难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 思考 )
下午去拉线,进了店门,问怎么处理上周的没打一次就断线的问题。那拉线的小伙说,我如果上周日当天过来可能就可以赔了,现在过了一周,他也没办法,老板那边过不了。
开始想着还有点不太爽,不过再想想还是不追究了,这伙计一直就看着挺厚道,所以我每次拉线都舍近求远,从城北搭公交到城南,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也不能太为难,怎么说也算是越混越熟的朋友了。
拉好了线,小伙说送我块手胶,我看看是一般的赠品,没有要来。不过回来的路上在想,其实我是应该接过那赠品来的,那样他心里应该也会好受些吧。这么一想,这件事情在处理上最终还是出了一点点的瑕疵,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心情没被搅坏。
我现在真发觉,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为难别人,其实就是为难自己。
所以,是否保持一个好心情,有的时候真要看自己,外界因素只是表面上的。换句话说,好像是某件事惹得你不开心了,而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件事。
听上去是在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吧 :)
我刚毕业的时候,因为自己很穷,所以一直在催一位借了我钱的同学还钱,用“催命”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事大约要成为我一辈子的镜子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镜子,就看自己有没有勇气站上前去照一照。
星期五 阵雨 24~30℃
计划录入《秋气》
今早起来,突然涌上来一股血,直冲天灵顶盖。从电视架下面取出《秋气》,放在电脑桌边,想要录了。这本在毕业第二年写的可以称为自传的东西,记载了刚毕业那阵子的辛酸经历,几万字,老王老毛阿华是第一批读者。依稀记得老王当时因为什么事情住院了,为了表达我的看望之意,把手搞的正本寄给了他,我留着副本。
闲的时候录一录,半年一年两年,总能录好的。
不能失传。
想公司名
昨晚想了一个挺好的名称,可是今早一查,没戏,网上已经有了。
先不管将来会有多少重名,至少要取目前独一无二的吧。
再想想。
开公司还早,不过公司名可以先想想,就像可以先想想将来小孩的名字一样。
星期四 阵雨 25~33℃
blog“旧的回忆”数据库出问题
从8月7日开始,流量统计就发现流量少了大约 2/3,还以为量子恒道的统计问题。今天随手点了一下导航的“旧的回忆”才发现,原来旧的系统已经无法访问。在 FTP 上查看到,出问题的时间是 2009-08-07 00:02,在数据库目录下,会自动生成一个和 Access 数据库文件同名的 .ldb 文件,大小为 128 字节,大约每两分钟生成一次。
把 Access 数据库文件下载下来,用 Access 2007 打开,提示出错:
点击确定,提示已恢复:
然后再次用菜单里的“压缩和修复数据库”命令修复,覆盖到 FTP,访问正常了,也不再自动生成 .ldb 文件了。
8月7日那天零点,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入侵服务器,把数据库文件给咔嚓了?
一周来流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总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