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楼,忽然有秋风凉的感觉。
第三节课,交流比较自然了。
我提了个建议,以后可以 15 分钟 lesson,15 分钟 free talk.
Karuna 表示同意。
Karuna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稳重,但交流起来又不会让我觉得很有压力,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风格的。
因为是系统自动推荐的老师,所以感觉 cambly 的推荐算法还是够神。
昨天上第一节课,截图发圈纪念。有一哥们偷笑:
姓名和职业的顺序用反了。
所以今天上课时特地问老师这个问题。
他说他在日本教英语,日本学生称老师为先生,发音是 Sensei,那里的学生总是叫他 Karuna Sensei,Karuna Sensei,Karuna Teacher,Karuna Teacher,所以他就入乡随俗了。
这几天在找外教,不是给娃找,是给自己找。
双减后,原则上娃报不了课外英语培训,不过我可以自己学,学了才好辅导娃。
几年前玩过一年英语,现在换个姿势继续上路。
在 neo 老师的指引下,挑了几个感觉还不错的外教。
看了下老师的日程安排,通常一次只能预约 15 分钟。一开始我觉得好像 15 分钟学不了啥,不过转念一想,这不就像每天打个国际长途?不就像健身?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应该都会有惊喜。
健身房早上 10 点才上班,在 8 点到 10 点之间,是很安静的,非常适合学习。
顺便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
我问 neo 当时是怎么给自己取英文名的,他说是来自一部他喜欢的电影。
按这套路,我瞬间想到以前玩了很久的一款游戏。
大娃幼儿园中班结束时,买了个xbox,玩的第一款像样的游戏叫《精灵与森林》。
我和娃都很喜欢这游戏,娃喜欢看我玩,而他作为观众却总是激动得不行。后来他自己也能玩了,玩的时候比当观众更加激动,在沙发上一边玩一边不停的蹦哒。
就这样,周末基本都要玩一玩,那一年下来,起码玩通关十遍,一直玩到他上小学。
游戏的主角名字叫 Ori (奥里)。
所以,就叫这个吧。
Hello, Ori.
上周五练胸冲重量,当天没啥反应,结果昨天和今天反应太强。
延迟性酸痛。
发布一篇经验文章,微信开发者工具坑太深了。
小程序 input 坑太深,做“打标签”功能时,各种细节坑,input 的问题占了大半。
有些问题虽然勉强解决,但其实不太完美,比如 input 宽度根据内容自适应。
而今天遇到一个问题则彻底没办法解决。需求是:在 input 处于激活状态时,再次点击 input 需要获取 input 的点击事件。
悲剧的是,发现此时点击 input 只会改变光标位置,不会触发 click 事件。
最后想到一招,虚拟输入框,连光标都一起给它虚拟出来。
这下好了,不仅解决了点击事件的问题,还解决了输入抖动的问题,以及宽度根据内容自适应内容的问题。
真是神招。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1796号